鼻炎病因

西门子王海滨互联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西门子王海滨:互联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原标题:西门子王海滨:互联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王海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履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团体总经理,在西门子工作已超过20年。

在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转型之时,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德国也提出了“工业4.0”重振制造业雄风。作为西门子“老人”,王海滨认为,长时间发展要靠坚持创新,同时,增加数字化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创新保证长时间发展

新京报:为何西门子最白癜风怎么治最好近在研发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

王海滨:近期,西门子宣布将在2016财年投入近48亿欧用于研发,这1金额与上财年相比增加了约3亿欧。至此,西门子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相较于2014财年增长近20。所增加投入的主要部份将被用于自动化、数字化和分布式能源系统领域的研发工作。

西门子股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的话详细阐释了背后的缘由:“西门子公司的成功及其长远发展在于我们的创新能力。西门子需要好的创意,因此我们正在创造条件以满足那些来自于公司内外部、具有聪明才智的人能够快速有效地履行他们的想法。”

新京报:除上述提到的部份,西门子今年或未来几年,更多的发展经历会放到哪些产品或领域?为何?

王海滨: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努力转变为数字化企业,使产品更加智能,也使生产产品的机器更加智能。数字制造将使人、信息、机器相互连接,自主决定最优生产路径,组成分布式的自组织生产络,并逐渐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力,缩短上市时间,提高生产灵活性。

对西门子而言,“数字化企业”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愿景。如今,我们已在向客户销售“数字化企业”的关键要素。西门子已开始在不同业务领域提供面向数字化未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

新京报:来自大平台公司内部员工的创新和独立创业,你更支持哪种创新创业模式?为何?

王海滨:我相信不论是在大公司的平台上进行创新,还是独立创业进行创新,目的都是一致的,增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并终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门子正在组建一个新的部门,将在一个初创企业的环境中为新的尝试和增长提供空间。这个暂定名为“InnovationAG”的新部门将为业务和项目创意提供咨询、宣扬和风险投资服务。与初创企业类似,该部门独立于西门子核心业务以外,并将补充和加强西门子现有的初创项目。

为了增强公司整体的技术创新实力,西门子还同时成立了一个科学委员会。西门子技术与创新委员会(STIC)将为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在技术与创新领域的战略话题提供系统的监测与分析。而设在上海的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高科技企业化中心,是也西门子在构建新的创新模式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互联 制造中德目标一致

新京报:说到德国,说到西门子,大家常常马上想到“制造业“,而中国也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升级,有哪些建议?特别是可以向德国“工业4.0”学习的地方,和如何进行合作?

王海滨:制造业在很多国家正在经历复兴。全球的经济体都在计划大幅增加工业价值的创造。随着信息物理融会系统以及物联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嵌入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实行和服务的全部价值链,给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德国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关注制造业的,尽管如此,德国政府也在深入的思考,在未来的10年、20年里德国应当做些甚么,以便于它继续保持在全球制造业领域比较领先的地位。

中国政府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这是未来30年中的第一个十年战略。核心的想法就是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平,使中国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虽然名字不同,但是背后的共同使命是使制造业在不断变化的工业大环境和挑战下保持竞争力。

在通向工业数字化的道路上,西门子的技术和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重点在很多方面相匹配,这包括提高生产力,缩短上市时间,和提高效率。

新京报:中国制造业如何提升数字化水平?

王海滨:首先,建设数字化企业的出发点和基础是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系统。为了使全部价值链数字化,则需要运用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其次,需要部署通讯络以保证数据的搜集和传输能够在企业之间、生产设施和车间装备之间实现端到端的通讯。

第三,生产性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以保证在工业环境下工厂和络信息安全和系统的完整性。不管是自有的还是客户的数据,都应努力确保其遭到保护。最后,以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提供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的增值服务。

新京报: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这些属于制造行业的宏观战略,与互联的发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如何实现“互联 制造“的升级?

王海滨:互联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互联 ”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会将实现“智能制造”。中国政府提出的“智能制造”与西门子积极参与的“工业4.0”殊途同归、目标一致,都是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深度集成,从而综合提高企业生产力。

数字化工厂帮企业提高竞争力

新京报:目前,中国沿海地区有一些工厂面临用工本钱高等因素而倒闭,对这种情况你怎样看?

王海滨:很多工厂倒闭的缘由是无差异化的价格竞争,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关键。而中国制造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计划蓝图需要完成两个任务:1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2是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赢得全球竞争力。这需要更快的决策、更灵活的流程,并改变工厂的运营方式。西门子数字化企业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打破这类价格竞争的怪圈。

新京报:如何升级成数字化工厂?数字化工厂会不会致使很多人丢掉工作?

王海滨:在数字化企业中,人的作用更多发挥在创造、计划和相干的数字化工作,而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同时,这也需要采取新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调剂和人员培训。中国的企业需要基于工业知识、采取实用方法实现工业数字化,而不是盲从于某些概念。

在这方面大家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事实上,具有基本专业素质的人,还是需要的。未来的制造业对人材的需求也是基于知识结构方面的。我觉得一方面需要基础教育,但同时更重要的要有创新思惟。

新京报赵嘉妮

:陈思李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ua.com/byby/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