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炎>>鼻炎症状>>健康难道真的需要回归解放前,过七零八零小>>
身体好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达到的小康生活,同时我们发现身边的人和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没有保障,各种病名层出不穷,随着医学的发达,疾病似乎也在齐头并进。
随着家庭生活的富裕,各种高营养,反季节,各地的特产都能随时出现在我们的冰箱冰柜当中。
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现象,以家庭为单位就开始多起病来。第一个现象是家里开始有剩饭剩菜,盘底都是油,都倒到垃圾桶里去了。第二是经常在外面请客吃饭的次数多了,甚至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很少生火做饭了。
第三是高营养,保健品,生冷寒凉的食物越来越多,而主食却越来越少了
你看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人,很少吃菜,吃家常菜,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吃,更没有什么机会吃到高营养,反季节,生冷寒凉的东西,但是那时候恰恰人们身体很少会出现问题。
所以以前人身体很健康,很多人想不通,这个身体健康跟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有什么关系?告诉大家,关系可大着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萝卜白菜保身体平安
越是简单的食物,身体越容易吸收转化,我们需要的是食物的营养和能量,而不是味道,现在很多人以美食为目的,我们很多人现在最头疼的是要吃什么?而不是没有东西吃。
看到一篇报道,一个因贪污受贿被关起来的人,经过几年以后,身上的三高,以及很忙慢性疾病竟然自己好了。
这身体健康,它喜欢清苦,不喜欢洪福。
健康就简糠,是俭抗,是从节俭处修来,从不奢侈不挥霍处修来。
一个老大哥因为血糖高,一晚上上厕所七八次,白天没有厕所的地方灸就不敢去,当时他说的是真是生不如死。自己在网上学习,又是买保健品,又是各种理疗,效果非常的不好。自己有退休金,儿子在米国上大学,自己平时炒炒股,买买彩票,按说是很幸福了,就是身体上的问题让他煎熬无比。气色看起来非常的差。
我们第一次见的时候,他懂的非常多,让我们听他的来给他调理。
我们就告诉他,只要你能把生活习惯改好了,没有必要去到处调理,他听完表示怀疑,我这么努力都没有办法,你让我改变生活习惯就能好吗?
我们让他不要再吃什么保健品了,每顿饭按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种标准,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水果奶制品先不要吃,生冷寒凉的东西不吃。注意不要手受风受凉,可以适当的早上锻炼,然后有条件的话在家可以做一下艾灸。
如果能做到的话,回去试试看,他还是不放心,在我们这里调理了半月,然后自己把药给停了,现在是白天基本是正常,晚上起来一两次。配合着吃黑芝麻黑豆黑米做成的芝麻丸,精神头非常的好,平时在二十四节气和初一十五的时候来店里调理一下。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身体会自我修复和代谢掉身上之前积累来的垃圾,因为我们身体每天代谢的是有比例的,所以身体自愈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身体里面的血液好比一个杯子,要想身体好,就必须让身体里的血液活性好,就是要杯子里的水足够纯净,这样身体里面的各种指标就会自己下降,
然后自然就会肠通腑畅,血脂自然下降。
不单血脂,连血尿酸,血糖啊,这些身体的杂质都下去了。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几点建议,还没用到药物,就把这困扰多年顽固的疑难问题降伏?是因为现在大众都很苦,一是身体上的苦,二是思想智慧上的苦。
思想上的苦,又在身体的苦之上。生病了我们就会发现,之前我们好像知道和看到很医院似乎对我们的帮助不大,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遇到一个神医,马上就会药到病除,而是自己整天恐慌慌的一种状态,那真叫苦。
其实身边并不是没有名医名师指点你,而是一些有良知的名医和名师都告诉你了,你又不肯相信,不肯去落实,更苦,然后就是各种抱怨。
现在现在很多人被灌输三高没办法攻克,不能逆转,更没有特效药,还需要终身服药,确实没有特效药,丹未必代表就没有办法,其实古人早就发现很多简单而使用的方法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境随心转”。
中国古人有大智慧,用俭约的办法来去对治三高,用不宴客的办法来降低身体营养过剩。我们的三高就是出去吃饭,胡吃海塞,吃撑吃胀的,没有不剩得满桌子菜的,这样既损耗自己福报,也增加自己身体脏腑的负担。有句老话“衣多折福,食多折寿”
老祖宗早就发现,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如果能消化吸收就是能量营养,消化不了的食物就是毒药,不光是毒,而且还堵。
为什么现在人皮肤出问题,血液出问题,以及脏腑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就是营养长期过剩,令血液粘稠,污浊酝酿为湿毒啊,也就是我们平时没有饥饿感就到点吃饭,我们自己静心想一下,我们多久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了!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大部分都是液体,也就是水分,身上都是脏水,污水,身体会健康吗?
相信大家在二十年前还能在农村小溪小沟清澈见底,水捧起来都可以喝,完全没有问题,现在不是农药瓶就是粪便,溪水污浊浓稠,不单单连鱼虾都活不了,很多地方的青蛙,蛇,老鼠都不见踪迹了。我们老家那里村上的枣树,上百年的枣树都突然全部死了,据说是因为除草剂。
用这些水来浇菜,同时为了治虫,需要打大量的农药,其实种菜的自己都不吃自己种的菜,而种出来的菜都到哪里去了,大家是不是自己心里都很有数这些菜都去了哪里?最后都端上了我们的餐桌。
其实古人一直都在强调天人合一,而在《黄帝内经》讲天人合一很有道理,当一个地方到处都是雾霾,阴沉的天气,植被被破坏的非常严重,到处都是污水沟,就知道这地方的人们呼吸系统不太好,老人比较多气管炎肺病以及肿瘤患者年轻化。
如果这地方河流普遍受到污染,那么这地方人们血液普遍粘度偏高,血毒比较重,皮肤病和呼吸系统出问题的人就会多,因为天空对应的是人的肺,江河对应人的是血脉。而天空里面就是各种水蒸气,其实就是气态的水,这就《黄帝内经》里面所说的"肺法相天"
为什么看起来科技发展到今天,似乎科学进步了,科技也发达,而会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这个需要各位自己内心都自我反省一下,不要再被自己的思想给自我闭环了。其实是我们欲望深渊在进步,自私自利在膨胀,道德在消失,心量在退步,每个人都在拼命的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
现在的科学技术其实最后都是过渡消耗能源,看似效率提高很多,其实对我们的实际帮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如果发展得日新月异,非常快,而思想道德观念跟不上的话,这样科技越发达进步,社会越危险。
就像人一样,物质生活越丰富,而我们根本不会去控制节制欲望,好比孙猴子一直去大闹天宫,最后那你身体健康就越危险,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五行山其实就是我们怒恨怨恼烦。
当我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就像车开得越快,刹车系统越跟不上,越容易车毁人亡,踏上一条不归路。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太平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相当危险,危险不是外面炮火连天,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最大的危机而是我们不能节制自身的欲望。
我们自身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一个人一辈子能吃进去的食物也就九吨多重,一辈子花掉的钱其实也都是有数的,常言道,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是这个想要让我们所有人都首先在思想上病了,然后明明身体不需要的零食,却往嘴里塞,不需要的应酬,却把酒往肚子里倒,不需要的消耗,却要夜夜笙歌。
本来晚上脏腑都要休息,你却吃了慢慢一肚子的硬货,喝了一肚子的高营养的饮品,如果脏腑能够说话,会骂死你。所以说回归以前的生活,崇尚节俭节约,并不是贫穷落后的物质贫乏,而是一种身体健康需要的生活方式,是思想道德进步的需要。
古人讲,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个人一旦让自己简单朴素下来,他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自然就上去了。
我们现在讲道德,自古就有各种经典,老子还专门留下五千文的《道德经》,那么“道德”到底有什么用呢?《黄帝内经》上说,“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几千人都在谈论这个道德,说道德日渐圆满,身体就很少危机,反之德危不全。这个“道”是什么?“德”又是什么?这些字不是让我们理解什么意思的,而是让我们怎么去做的。"道’就是方向,就是思想,内在的理,外在的礼。“德”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其实道德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道德,所以当道德出现危机,身体就不能得到保全。
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问题是果,思想道德有没有养好生活习惯是因。《太上感应篇》开篇就讲到讲,“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我们总是在开始不舒服的时候才意识到出问题了,开始寻医求药,不去反思为什么出问题,而是光想尽快的解决问题。所以有句话话叫做“菩萨怕因,凡人怕果”,不从因地上下功夫,怎么会有好结果?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的因造成的,因就是果的根。
如果对饮食能节俭节约,你的欲望很快就降伏下来了。
现在很多身体之所以难调理,不是病情复杂,而是病人生活太好了,不懂得过一种节俭节约的日子,身体越是有问题,越是吃的东西都是高营养,什么高档水果,高档保健品,高档特产。送的人心情都是诚意满满,殊不知到这些东西病人真的吃了会有什么后果了没有……
人的生活越简单越自在,越简单疾病也就越简单。同理,人的生活越复杂,越讲究,身上的问题也就越复杂,思想也会越复杂。
这是什么原理呢?
当年我的一个师兄是家传中医世家,同时对纳甲六爻研究非常的透彻,有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无意间我引用了一些《西游记》里面的例子,这个师兄就很客气的说“冉哥,《西游记》不是经典……”
当时弄的我很尴尬,我就问什么是经典,他说《楞严经》是
我说好吧,你那里有没有,有的话拿来我看下
第二天他真的把《楞严经》拿来了,我就翻着看到波斯旬王的那段,就问他你看看这是不是《西游记》第一章里面的东西,他看了看就说,是的。以后他再也不说《西游记》不是经典了。而我也很少在别人面前说起《西游记》。但是在看《楞严经》开头的那些内容突然知道意识从那里来了,然后就有下面这些文字和个人理解,这些东西相信你在书上和网上是找不到的,就当是看着消遣一下,不喜勿喷,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吸收食物的营养的同时,其实也把食物的信息给汲取了,只不过吸收营养的部位是大小肠,而吸收信息的部位是大小脑。我们的思维其实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信息的,眼睛看到的信息,耳朵听到的信息,也就是眼耳鼻舌心意几方面的集合体
如果我们吃的鱼肉过多的话,你想啊,当鱼肉被杀之前,是处于极度的恐惧和怨恨当中,这些信息其实都同步到全身的细胞当中了。我们鱼肉吃多了这些信息自然就被我们汲取到大小脑里面了,这些信息都会被大小脑给转化,但是身体不好的时候,就会转化不了慢慢积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有莫名的恐惧,很多时候被情绪所控制,不由自主。
当我们吃一些简单的食物,信息相对就会简单的多,营养和信息的转化需要的能量就会少很多,相对不会过多积累。身体就会一直处于通畅的状态
所以说身体要想康复,一定要学会节俭,学会吃的简单,学会想的简单,
这就是养生最大的经典奥义,在于俭以养德!
从年配母亲治病开始,开始慢慢接触一些经典,开始过午不食,粗茶淡饭,每日静坐,竟然把自己的体重从斤一直降到了斤,然后自己的二十多年的鼻炎,高血脂,脂肪肝,血脂稠,打呼噜这些毛病都自己好了,这时候才知道古人流传下来的一些简单方法,只要你能坚持下来,效果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没钱的时候过节俭可能是一种无奈也叫穷,但是我们在穷日子的时候身体出现问题的反而是大大的减少了。但有钱的时候过节俭就是一种觉悟,是一种境界。
好多人都说要放下,要去施舍,要去义工,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你没有过要放下什么,去施舍什么,就是当义工也是自身健康家庭幸福,财务自由了才有资格出去做义工,要么就在家好好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了再说。
为什么说过节俭生活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呢?节俭节约有两大好处,第一身体好,第二智慧高。
凭什么说节俭身体好?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农村里面,我们看着吃着可可怜怜的人甚少生病,就是生病了,他也不舍得去吃药。我们村就有个酒迷瞪,每天自己捡个破烂卖点小钱就换酒喝,自己的补贴好像被孩子拿走了,老婆和一对子女早就搬到了城市里,他就自己在家,奇怪的是他竟然很少生病,去年的时候他的胳膊疼的抬不起来,动就动不了,但是自己竟然自己却好了,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他的不能说是节俭,而是一种真没有,同样达到了一个极简的生活状态。
大家去统计,到医院看病的病人,吃的越好的人,你会发现出问题的地方就会越多,奢侈的人多,节俭的人少。所以奢侈带来病多,节俭带来病少。
然后大家再去发现历史的规律,贫穷的年代人们少病,富裕的年代,普遍多疾,达官贵人富豪之家,经常请医生,贫民百姓身体健康。
没有学养生之前,在办公室里面天天空调,喝酒熬夜玩游戏,每年总是要感冒两次,最后就如上面说的还高血脂等一系列的毛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善,不去吹空调,风扇就很少吹,很少喝酒,而身体一年到头很少会出现问题,什么最自在?无病最自在啊!
节俭是一种境界,有钱时过能过没钱日子,富贵时过节俭日子,条件好了,懂得节俭生活是半数就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呢?
还有句话,“温饱思淫欲”,人就会有更多的私心杂念,根本就不回去学习,整天就会搞一些无事生非的事情。除非你不想上进,你如果想上进,就要多读历史,大家去发现,所有伟人豪杰都喜欢读史书经典。
我们不难发现历史经典中基本所有的名人,按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成功人士,都是从清苦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说,由奢入俭难,所有才有孟子所说的“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清苦节俭节约的生活,是真正人才的砥砺石。一个大吃大喝的人一辈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人人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人如果在物质生活里头迷了,贪恋了,就会终身进入到迷魂阵里面,精神境界,智慧就上不去。
现在很多父母,既担心孩子健康,又担心孩子学业,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过穷日子,回到解放前。“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孩子的问题其实穿多了,零食饮料油炸食品吃多喝多了,过过穷日子,孩子自己就会身体好起来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冬天里孩子在雪地里赤着脚,穿着开裆裤,手里玩着雪,而身上都是热乎乎的,根本就不会生病。
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往火里推,都在残害祖国的幼苗,他们不相信,哪个父母会狠心伤害自己孩子呢?
有句话叫“娇子如杀子”其实你顺着孩子欲望,对他好,那是把他往火里推。孩子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欲望,就会在长大之后非常容易在社会上收到打击。
如果孩子能过清苦生活节俭过日子,没有零花钱,不吃零食,至少能让孩子会有一个健康的生长产环境,没有健康的生长环境就谈不上未来的成就,所有的成就基础就是健康,没有健康一些都是白搭。
我们在拼命的挣钱,为的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可是到头来发现孩子三天两头的出问题,好多孩子一直食欲不振,从小就体弱多病,我见过几个孩子,从小到大大便就没有成型过。
如果我们明白就不会那么焦急地去赚钱,因为家里少病了,孩子又有出息了,心中一宽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所有人都在追寻人生的意义现在很多人的人生意义就是拼了命去赚钱,自己后院起火都不知道,危险啊!还有很多人,命拼了,钱也没有挣到的人也大有人在。
所有说,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遣其欲而澄其心,澄其心而神自清”,人生的意义就在一颗清净心,不妨让生活等简单一些,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