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鼻炎

药物性鼻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药物性鼻炎是因长期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如禁甲唑啉、麻黄碱)和其他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等滴鼻药,引起的鼻黏膜的慢性中毒反应,因而又称之为“中毒性鼻炎”。用血管收缩药滴鼻,作用于鼻黏膜的神经、血管,黏膜的小动脉立即收缩,血管壁上的小动脉也会随之收缩,可产生鼻通气的效果。如持续滴鼻,血管持久收缩,因缺氧、局部的血管收缩疲劳和反应减退、血管舒张代谢产物的蓄积,可发生逆转反应,出现继发性的血管扩张,腺体分泌旺盛,以后黏膜纤毛停止运动,甚至脱落,黏膜下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血浆渗出形成水肿,有淋巴细胞浸润。这样产生的对药物的依赖性,日久形成药物性鼻炎,停药后这种变化可恢复正常。临床上,因某种原因(如感冒、过敏等)出现了鼻塞,用血管收缩药滴鼻,开始感觉效果很好,一滴就鼻通气,继续用药,则慢慢感到效果减退了,再继续用药,鼻塞却日益加重,这种情况称为“多用减效现象”。药物性鼻炎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其症状主要是双侧持续性鼻塞,可有鼻内干燥不适、晚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栓塞、精神病及中毒反应等。药物性鼻炎局部检查可见鼻黏膜从充血到苍白不等,典型者黏膜呈暗红色,双侧下鼻甲肿胀,触之柔软,对麻黄碱棉片反应不敏感,鼻腔狭窄,有大量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有时在鼻前庭皮肤上可见到湿疹或浅层溃疡,严重者鼻黏膜呈橡皮样改变。晚期可出现萎缩性鼻炎、鼻息肉及中耳炎等并发症。

干燥性鼻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干乘性鼻炎是一种以鼻腔黏膜干燥、鼻内分泌液少,甚或爆腔究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鼻腔黏膜慢性炎症,以秋冬干燥季节多发或症状加重。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既不同于以鼻腔黏膜水肿或肥厚为主要病理组织学特点的普通慢性鼻炎,也不同于以鼻腔黏膜、骨膜明显萎缩变薄的萎缩性鼻炎。就后者而言,由于干燥性鼻炎也以鼻腔黏膜的干燥和粗糙为重要局部特征,而萎缩性鼻炎的早期或轻症者也有类似的表现,因此有人觉得干燥性鼻炎与妻缩性鼻炎的病理关系更为密切,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早期病变,后者是前者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装销性鼻炎的初期早发表现与干燥性鼻炎确实相似,但据临床观察,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病理演变与发展关系,即干燥性鼻炎不是萎缩性鼻炎的初期阶段。因此,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应该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鼻腔黏膜疾病。

顾名思义,干燥性鼻炎的主要表现应该是鼻腔内的干燥而不润滑表现,实际上该类鼻炎患者其主要自觉症状特点为持续存在的鼻腔内的明显干燥不适感,而且还常常觉得鼻腔分泌物特别少,很少流鼻涕,鼻内有发痒、刺痛、灼热甚至烧灼之感,通气不畅,常诱使患者抠鼻,以至于引起小量鼻出血,但嗅觉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减退现象。鼻腔局部检查时,可见鼻黏膜呈深红色,表现干燥无光,鼻中隔前下区黏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下鼻甲无异常或稍小,中鼻道、嗅裂等无分泌物,中鼻甲不大,鼻内可发现少量干痂,鼻甲无萎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ua.com/yfby/10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