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鼻炎

过敏性鼻炎用药须知医院耳

过敏性鼻炎用药须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安立峰告诉你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现今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药物可分为6类,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这些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口服、滴鼻和鼻腔喷雾等几种。因为药物品种较多,如何选择及正确使用,听安大夫细细讲来:

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为首选,而减充血剂、抗胆碱药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多为辅助用药,用于改善某些症状。下面是几种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的注意事项。

鼻内糖皮质激素

鼻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特别是对长期暴露于过敏源而引发的延期反应和慢性炎症有效。鼻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也要3小时左右,推荐疗程最少两周。用药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1.以早晨用药为好。该药应在30℃以下保存,用药前摇匀。

2.激素过敏者要禁用,对于呼吸道结核感染者、儿童、孕妇、哺乳妇女要慎用。

3.要在治疗几天后才显效。

4.治疗间歇性变异性鼻炎,应尽可能在接触过敏源之前(两周左右)用药。

5.药物喷头插入鼻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鼻黏膜。

6.喷头应指向鼻腔外侧壁,避免药液喷向鼻中隔,以免增加鼻出血的可能。如有可能,用右手喷左鼻孔,用左手喷右鼻孔。

7.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鼻黏膜以及鼻咽部有否干燥、结痂、溃疡、并发真菌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

8.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须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控制眼部症状。

9.各常见药物年龄限制:糠酸莫米松(3岁以上),丙酸氟替卡松(2岁以上)及布地奈德(6岁以上)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已有60多年的历史,也是一线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对无镇静作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氯雷他定对喷嚏、鼻痒和流清涕有效,而对鼻塞效果不明显。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非索非那定等)对过敏性鼻炎有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应用抗组胺药物时应注意:

1.严格执行药物推荐剂量。

2.一般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3.不与咪唑类抗霉菌药物合用,如酮康唑或伊曲康唑等。

4.不要与其他可抑制加氧酶细胞色素P系统的药物合用。

5.在肝功能障碍患者和低钾、低镁血症患者中应禁用或慎用。

6、美国6个月以上婴儿可使用的非处方及处方类口服抗组胺药,但仅有2岁以上儿童的推荐剂量,5岁以下患儿禁用鼻用抗组胺药。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一线用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孟鲁司特)是一种新型的抗炎药物,属非激素类抗炎药物,主要能缓解患者的鼻堵症状,且治疗毒副作用小。有研究表明,联用盂鲁司特及氯雷他定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上述药物。

减充血剂

二线用药,鼻用减充血剂起效迅速,常用的包括麻黄素、羟甲唑啉和塞洛唑林等。如果使用频率过高或疗程过长,可使鼻黏膜损伤导致药物性鼻炎,在使用时应注意:

1.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慎用。

2.孕妇及儿童慎用,2岁内患儿禁用。

3.运动员慎用。

4.应严格按照药物推荐剂量及疗程使用,不得随意增加使用次数及延长使用天数。

5.如无医生指导,连续应用最长不超过7天。

抗胆碱药

二线用药,鼻用抗胆碱药很少全身吸收,无明显全身性抗胆碱能作用,但对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长期使用未见反跳作用、粘膜损伤等不良反应。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二线用药,偶有胃肠道症状。

附上推荐等级

参考文献:美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50(8):-.已经作者授权,以上图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专家介绍

安立峰,男,年4月出生,吉林省松原市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吉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

年3月至6医院鼻科深造。

年参加工作,擅长鼻外科疾病的治疗,鼻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肿瘤等。

主要科研成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5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六全天出诊

出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ua.com/yfby/11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