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炎>>治疗鼻炎>>耳穴艾灸治疗鼻炎的针灸疗法附上一期活>>
1
肺脾气虚型
主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遇寒加重,嗅觉减退,头痛,头晕。检查见鼻内肿胀色淡。肺气虚者兼见咳嗽痰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脾气虚者兼见食欲不佳,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厚,脉濡缓。取穴:合谷,迎香,印堂。头痛加风池,太阳;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方法: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0分钟,每日或1次,5次一疗程。
气滞血淤型
主证:鼻塞时间长,鼻涕多,粘黄或粘白,嗅觉迟钝,检查见鼻内肿胀,呈桑椹样。伴咳嗽痰多,声音重浊,舌资暗红有淤斑,脉弦细或涩数。
取穴:合谷,迎香,印堂,肺俞,脾俞,风池。
方法:合谷,风池施捻转泻法,肺俞,脾俞捻转补法,迎香,印堂刺络放血法。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耳穴疗法治疗常见鼻炎症状鼻塞取穴:内鼻,肾上腺,内分泌,肺,外鼻,神门。
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7日更换1次,4次一疗程。嘱每日揉按6次,晨起及睡前必按。艾条灸法治疗常见鼻炎症状鼻塞取穴:阳白,迎香。
方法:用艾条温和灸30分钟,至额部微出汗,灸距以患者感温热为度,每日1—次,5次一疗程。注意灸后避风。感冒鼻塞,额窦炎此法亦有效。
知识拓展
针灸效果差,或是因为没搞懂这个道理,它就是扎针的顺序,不但讲究,而且非常重要。按照一般教科书的内容编写,针刺包括体位选择,揣穴定穴,消毒,针具的选择,进针,补泻手法与出针等内容,但并没有告诉你针刺顺序。而临床常常用多个穴位治疗疾病,而针刺施术顺序对于疗效是否存在影响?针刺顺序即依不同的病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针刺治疗,针刺顺序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一书中曾提到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对针刺疗效的影响。临床用同一腧穴处方,由于施术先后不同,产生效果因之而异。《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一书中曾举一病例,“如治一急性胃痛患者,取内关,中脘,足三里,并依此顺序施术,顷刻病减痛止,但在留针过程中给予行针时,其顺序恰于其反,结果其病又作,复又施术如前,才告痛止”。此例可以看出,针刺取穴顺序与施术先后对针刺疗效影响之巨大。《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包括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寒热、形气色脉等针灸治疗的原则。各论为疾病的针灸治疗处方。全书汇编了《黄帝内经》原文余条,每条分原文、校注、语释、按语四项。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
上期获得好物的名单新鲜出炉恭喜以下三位小伙伴请于4月8日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