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炎>>鼻炎病因>>鼻炎不能治鼻子,这才是治鼻炎最厉害的方子>>
我们都知道,五脏虽然在身体的内部,但是每一脏都有一个开窍于体表的通路,比如说肺,它在体表的通路就是鼻子,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肺开窍于鼻,所以鼻炎看起来好像是鼻子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在肺。
为什么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在夏天天热的时候没事,到了秋冬季节特别容易发作呢?那是因为秋冬季节人体的阳气不足,抵抗寒邪的能力弱了。夏天天地之间阳气旺盛,借助于天地的阳气还可以勉强低于寒邪;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这时候阳虚的的体质面对前来侵犯的寒邪就很难抵御,身体受到寒邪的侵犯,这时候就会流清鼻涕;而鼻塞、鼻痒是由于寒邪阻遏肺气导致肺气不宣所致;打喷嚏是因为寒邪袭肺,肺气排寒的表现。既然明白了病因,那到底该如何治疗呢?先不要着急,要谈到鼻炎的治疗,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叫黄元御。在小生心目中,他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排得上前十的伟大医学家,他是乾隆皇帝的御医,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十五年()四月,黄元御北上京城,这个时候乾隆皇帝患了重病,所有的太医都束手无策,经人举荐,黄元御入宫给乾隆看病,结果药到病除,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青睐,从此,黄医院的生涯。后来乾隆皇帝曾亲自题字“妙悟岐黄”褒奖他的学识,又亲自题字“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黄元御不但艺术精湛,而且对于中医的理解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生著有《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等多本医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受日韩等海外医界的欢迎,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方子就出自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个方子就是桔梗元参汤,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桔梗9g,元参9g,杏仁9g,橘皮9g,法半夏9g,茯苓9,生姜9g,甘草6g最初小生看到这个方子的时候并没有在意,为什么呢?中医治疗鼻炎大多使用宣通开窍之类的中药,比如说苍耳子、白芷、辛夷等,而以上几味药桔梗、杏仁、橘皮、半夏看起来更像是止咳化痰的,就这普通的八味药怎么可能治疗顽固的鼻炎?黄元御认为人体内气机升降出入,就像一个圆圈一样周而复始,维持着人体内气机的动态平衡。当某种原因,比如说感受外邪,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气机逆乱。肺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指的是肺气向上向外和向下向内两种相反的运动。肺的宣发一方面可以排出浊气吸入清气,还可能将脾所转化的水谷精微输布到头面和皮毛。肺的肃降指的是可以将清气以及水谷精微输布到肾和膀胱,还可以肃清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当人体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寒邪的侵犯,寒邪就会入侵人体,困住肺气,被困住的肺气既不能向上宣发,也不能向下肃降,从而导致清浊之气停滞中焦转化为痰饮。所以本方非常重视化痰,方中桔梗、杏仁、半夏、陈皮、生姜、甘草都具有化痰的功效,其中桔梗是升的,可以宣肺化痰,杏仁、半夏是降的可以降气化痰,生姜既能解表散寒,将寒邪排出,又可以温肺化痰,而甘草补脾胃,调和诸药。方中用了玄参来滋阴降火,清利咽喉,又可以软坚散结,能够将顽固的痰核散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的问题跟脾也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脾主运化,脾虚运化不足水湿便会停留在体内,所以方子里又用了陈皮、茯苓来理气健脾祛湿。整个方子在调理气机升降的同时又健脾、清肺、化痰、散寒,专门治疗以鼻流清涕、鼻塞、鼻痒、喷嚏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炎、过敏性鼻炎。后世医家评价这个方子“一剂见效,三剂而愈”,可以看出这个方子治疗鼻炎的疗效。这个方子服用起来也很简单,将买好的药用水泡半个小时,熬药时三碗熬成一碗,碗不需要太大,水开15分钟即可,一日喝两次,一服药煎两次就可以了,方中的生姜用自己家的姜切几片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只适合鼻流清鼻涕,如果流的是黄鼻涕说明寒邪在体内呆的时间太久,已经郁而化热,伤害了阴液,中医管这个病叫鼻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鼻窦炎,要用下面的方子:五味石膏汤五味石膏汤是在桔梗元参汤的基础上去掉了橘皮和甘草,加上了清热的石膏和补虚的五味子。五味子3g,石膏9g,桔梗9g,元参9g,茯苓9g,生姜9g杏仁9g,半夏9g熬制和服用方法和桔梗元参汤相同,儿童可以在原方基础上减量,孕妇从安全上考虑就不要服用了。以上两个方子,一般3天即有明显的效果。如果5天一点效果都没有说明药不对症,请停止服用,需要亲自找医生辨证,重新开方。因为鼻炎最初就是阳气不足,如果有效了建议服用几盒金匮肾气丸善后。如果平时怕风爱出汗容易感冒,可以配合玉屏风颗粒或胶囊服用。今天的方子先介绍到这里,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最后祝大家头目清亮,耳鼻畅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