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夷
近日
正值秋冬换季之时
无论是感冒时的鼻塞流涕
还是鼻渊鼻鼽等的鼻部疾病
都会让人异常痛苦
而辛夷——
作为通鼻窍之要药
对于太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为了保证自由地呼吸
还不快来了解一下这一中药嘛
基本信息
辛夷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本品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以完整、花蕾未开放、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其实
辛夷的名字中还藏着一段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药名来源
相传古时一秀才得了一种鼻孔流脓水的病,经常鼻塞不通,浊涕常流,腥臭难闻,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回避他。他求过不少名医,总不见好,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日,他在一棵古树下准备自缢,被一个樵夫救下。问明缘由后,樵夫告诉他说:“此病不难,北山中有一种药可治。”秦秀才忙问药名,并拿出银两酬谢。樵夫笑笑说:“老夫认柴不认药,救人一死值几何?心诚意恳香扑面,活命自不惧坎坷。”
秦秀才按照老者的指点,攀援到深山中找寻,终于发现遍山花树。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连服数天,果真病愈。他高兴异常,又采了一些种子,种在自家院子里,以此树的花为得这病的人医治,皆得奇效。有人问他药名,他想了想,见得这药得来是樵夫暗言指点,自己意会所识,就叫“心意花”吧。天长日久,就成了后世的“辛夷花”。
在初春
其实辛夷还是随处可见的哦
↓
什么?不眼熟?
那这个呢?
是不是非常亲切呢
几个月后
校园、公园、小区即将都是它们的身影
将这些玉兰花未开放时的花蕾采下、干燥
便是辛夷
↓
药用
辛矧、侯桃、房木(《本经》),新雉(《甘泉赋》),迎春(《本草拾遗》),木笔花(《蜀本草》),毛辛夷、辛夷桃(《山西中药志》),姜朴花(《四川中药志》)。
辛,温。归肺、胃经。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辛微苦。"
散风寒,通鼻窍。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可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若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亦可于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疏散风热药中,酌加本品,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
2.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偏风寒者,常与白芷、细辛、苍耳子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偏风热者,多与薄荷、连翘、黄芩等疏风热、清肺热药同用。若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可与黄连、连翘、野菊花等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
煎服,3~10g;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包煎。外用适量。
治疗鼻炎
取辛夷50克碾碎后,用醇浸泡3天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粘稠状浸膏,以20克无水羊毛脂混合调匀,再加凡士林克调匀即成软膏。用时作成12x3厘米的油纱条,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纱条不易填入时,可先滴1%麻黄素后再填入。纱条之一端应露于鼻孔之外,并加粘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内。2~3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皆在4~5次后鼻通气情况开始好转,但亦有10次后始见效果的。鼻腔通气好转后仍需继续填塞5~10次,以期巩固。治疗肥大性鼻炎例,多数经2年观察,痊愈者(鼻腔通气良好,头痛消失,分泌物减少,鼻甲已不肥大)44%;进步者(鼻通气情况及鼻甲肥大情况均较前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44%;无效者(经一疗程以上自觉或他觉症状皆无改善)12%。此外,亦可将辛夷制成煎剂、油剂、乳剂、麻油合剂等,用棉条浸透后塞鼻。据人次的观察,对肥厚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收敛作用很明显;一般以乳剂与浓油效果最佳,油剂次之,煎剂又次之,麻油合剂较差。
拣净枝梗杂质,捣碎用。
《日华子本草》:"入药微炙,已开者劣,谢者不佳。"
忌与宜
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②《本草经巯》:"凡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者忌。"
③《本草汇言》:"气虚之人,虽偶感风寒,致诸窍不通者,不宜用。"
那么应该与哪些中药相配伍呢?
1.配苍耳子:辛夷、苍耳子皆辛温,均能宣肺通窍,疏散风湿,行滞止痛,相伍为用,祛风寒、利鼻窍、止头痛,共增疗效。
2.配细辛:辛夷与细辛,辛温解表,善通鼻窍。二药合用,相辅相助,用于风寒鼻塞或鼻渊浊涕最宜。
3.配川芎:辛夷人气分,川芎入血分,二药相伍,行气散瘀。
4.配白芷:辛夷、白芷,皆入阳明经,二药配合,善治眉棱作痛,又能和胃消食。
5.配石膏:可清热祛风、消肿止痛。辛夷味辛发散风热,石膏性寒清热泻火,一散一清,相得益彰。
6.配薄荷:辛夷辛温,薄荷辛凉,二药相伍,无偏寒偏热之弊,故寒证热证皆可应用。
7.配酒芩:酒芩善行,辛夷通窍,二药相配,治鼻渊浊涕黄稠,有清热散风之效。
以下是说明
排版
董卓语
文
找的和写的
图
找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