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症状

苇茎汤治疗重症鼻炎案

????某男,38岁,年12月8日就诊。

自诉:

??鼻塞半月,头昏,头痛,额面触痛,流涕混浊,青黄相间,浓稠甚,量多而臭秽,夜间和晨起更甚,张口呼吸,面色油垢偏红,舌红苔厚腻,口气重,脉弦滑,右寸甚。平素饮酒多,既往也常有鼻炎发作,发作时经抗感染治疗,鼻炎片,藿胆丸,外用塞鼻药等可以改善,这次经半月余治疗仍无效,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经熟人介绍来我门诊诊治。

处方:

芦根60,桃仁12,薏苡仁60,

冬瓜子30,桔梗6,薄荷3。

分析:

??患者为鼻渊,证属痰湿内蕴化热,治以宣肺祛痰,清热排脓,该患平素嗜酒、喜食辛辣,渐成痰湿热毒之体。内有湿热痰毒,牵引消耗气血,表常不固,气血不能达表,五窍常为之不利,鼻为肺之窍,故出现了鼻部不利的情况,治疗当清化内蕴的痰湿热毒,处以千金苇茎汤。患者口服汤药7付后症状基本消失,嘱戒烟酒和肥甘厚味以调摄。

《金匮要略》载《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本例病人鼻渊与肺痈之肺热壅盛,咳吐脓臭痰的病机相同,故用千金苇茎汤治之取得良效。《金匮要略论注》:“此治肺痈之阳剂也。盖咳而有微热,是邪在阳分也;烦满,则挟湿矣;至胸中甲错,是内之形体为病,故甲错独见于胸中,乃胸上之气血两病也。故以苇茎之轻浮而甘寒者,解阳分之气热,桃仁泻血分结热;薏苡下肺中之湿;瓜瓣清结热而吐其败浊,所谓在上者越之耳。”

??本例病人虽无胸中甲错之证,但病机符合肺热壅塞,痰湿内盛,只不过没有壅塞于肺部,而是壅塞于肺窍而已。无独有偶,近来诊一老年女性患者,主诉晨起必咯吐黄绿色腥臭痰核,少则一两口,多则三五口,臭秽难闻,数十年没找到病根,查见舌红苔厚,脉实有力,我也给处方苇茎汤,五剂而愈,这个病例也是湿热毒蕴于肺之窍,只不过这个是壅塞于喉部,与鼻渊案壅塞于鼻部如出一辙。

??另外,这个方剂中的药物芦根应该是用苇茎,但一般药房多不备苇茎,常可以用芦根替代,但效果不如苇茎来的快,苇茎属茎叶走上更利于胸部头面等上部疾病。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韦。现在药物采摘没有那么细致,芦苇也混在一起,所以苇茎就是茎,芦根就是苇茎的根,二者就是一个东西,但诚如刚才所说,苇茎偏于走上,芦根偏于走中下,故芦根用于胃火,热淋似乎更切合药性。药房实在不备时二药可以勉强通用,但用芦根治上部疾病时要考虑应用一些载药上行的药物,如本案中的桔梗,薄荷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aua.com/byzz/1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