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具有地区性。本病女性患者较多,多发于青壮年,健康状况及生活条件差者易患此病,近年来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特点是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增大,嗅觉障碍,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形成,带臭味者称为臭鼻症。
产生病因
1、原发性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传统的观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细菌(臭鼻杆菌、类白喉杆菌等)感染、营养不良(维生素A、B、D、E缺乏)、遗传因素、血中胆固醇含量偏低等因素有关。学说甚多,然尚无定论。近年来发现本病与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有关。免疫学研究则发现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乱,如患者血清中有对鼻粘膜抗原而形成的高效价沉淀素和凝集素等自身抗体,玫瑰花结试验表明T淋巴细胞减少,组织化学研究发现鼻粘膜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等,故又提出本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继发性此类病因明确,包括: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高浓度有害粉尘、气体的长期刺激;多次或不适当鼻腔手术所致的鼻粘膜广泛损伤:特殊传染病和结核、梅毒和麻风对鼻粘膜的损害。
症状表现
1、鼻、咽干燥感,乃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和长期张口呼吸所致。2、鼻塞,为鼻腔内脓痂阻塞所致;另鼻粘膜感觉神经萎缩、感觉迟钝而误认鼻塞。3、鼻出血,因鼻粘膜萎缩变薄和干燥,或挖鼻和用力擤鼻致毛细血管损伤所致。4、嗅觉障碍,嗅区粘膜萎缩或脓痂阻塞所致。5、恶臭,晚期和严重者具有,为脓痂中之蛋白质腐败分解所致,故本病又称臭鼻症。6、头痛、头昏,乃鼻粘膜和鼻甲萎缩、调温保湿功能缺失和吸入冷空气或脓痂所致。
常见缓解方法
目前针对这种鼻炎只能通过糖皮质激素、减轻充血制剂等药物。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减轻充血制剂不能常用。
萎缩性鼻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但是现在对于萎缩性鼻炎还是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只能通过一些方法去缓解萎缩性鼻炎患者的症状。
1、局部治疗:
(1)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脓痂,每日1~2次。
(2)鼻内应用1%复方薄荷樟脑石蜡油,清鱼肝油等以润滑粘膜、促进粘膜血液循环和软化脓痂便于擤出;鼻内用1%链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炎性糜烂和利于上皮生长。
(3)鼻内应用1%新斯的明促进粘膜血管扩张,鼻内应用0.5%求偶二醇或乙烯雌酚油剂,可减少痂皮、减轻臭味,鼻内用50%葡萄糖可能具有刺激粘膜腺体分泌作用。
2、全身治疗:维生素A有保护粘膜上皮、增加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维生素B2可促进组织细胞代谢;烟酸可扩张血管和改善鼻粘膜血液循环;铁剂可能有治疗本病的作用。
3、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缩小鼻腔、减少鼻腔通气量降低鼻粘膜水分蒸发和减轻粘膜干燥和结痂形成。
4、手术方法有:
(1)鼻腔外侧壁内移加固术;
(2)前鼻孔缩小术,两侧可分期进行,约一年半鼻粘膜基本恢复正常后重新开放前鼻孔;
(3)医用人工生物陶瓷粘膜骨膜下埋藏术。
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方法,但是通过上面介绍的这些萎缩性鼻炎的缓解方法,再加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护理,萎缩性鼻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会大大降低的,因此大家还是重视这些缓解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