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炎>>治疗鼻炎>>鼻炎药越喷越严重警惕药物性鼻炎>>
鼻炎是日常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人觉得自己去药店买药就能解决,但这种行为很容易陷入误区。可能开始药效明显,鼻塞症状有所改善,鼻腔通畅。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越来越差,鼻塞症状越来越重,对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这有可能是患上了药物性鼻炎。
???
什么是药物性鼻炎
全身或局部使用药物引起鼻黏膜持续性炎症,称为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滥用局部减充血剂(血管收缩剂)。
???
导致药物性鼻炎的常见原因
1.全身用药。引起鼻塞的药物主要有:利血平、甲基多巴胺等、新斯的明、硫酸甲基噻嗪等。
2.局部用药。主要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血管收缩剂),如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萘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成分的滴鼻液或喷剂。
???
使用减充血剂后
鼻腔血管粘膜会有哪些改变?
使用减充血剂后鼻黏膜小动脉立即收缩,如长期使用,血管长期收缩可导致缺氧,引起反应性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鼻黏膜上皮纤毛功能障碍,甚至脱落。黏膜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水肿,伴有淋巴细胞漫润,停药后逐渐恢复。
???
药物性鼻炎的主要表现
长期使用减充血剂,药物疗效越来越差,鼻腔通畅时间越来越短,鼻塞症状越来越重,对药物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
患者常自行增加用药次数,从而发生恶性循环,出现多用减效现象。一般认为连续用药超过10天症状明显出现。表现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腔分泌物增加,并由清涕转为粘稠性鼻涕。常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肥厚,触之有实质感,对麻黄碱的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鼻道狭窄,有大量分泌物。
???
温馨提示
药物性鼻炎是用药不当引起的鼻粘膜持续性炎症,治疗鼻炎尽量少用或不用减充血剂。如必须使用,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天。使用减充血剂后,出现鼻腔通畅时间越来越短,鼻堵症状越来越重,对药物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就医。
原标题:《鼻炎药越喷越严重?警惕药物性鼻炎!》